ashtanga是一套呼吸結合動作,串聯而成的不中斷的瑜珈系統。
從第一個呼吸配合第一個動作asana開始,就開啟了身體的動能,呼吸不停、動作不停,直到練習結束。
練習ashtanga有五個重要的要素:
1.Ujjayi呼吸
這獨特的呼吸法,可以提供並維持身體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所需的能量,進而加強肌肉的延展性,避免肌肉、肌腱或韌帶受傷;此 外,ujjayi呼吸讓橫隔膜上下做最大的運動,強化心肺功能、增強體能、增加肌力與耐力。
ujjayi喉式呼吸是利用會厭軟骨將氣管略微蓋住,減少空氣流量,讓呼吸更容易控制。如此在氣進出喉嚨的過程中,會產生輕柔溫和且類似海浪般的聲音。整個練習過程中,ujjayi呼吸聲是好很的指標:過於急促的呼吸聲,表示練習過於猛烈或太勉強;疲軟無力 的呼吸聲,甚至聽不到呼吸聲,則表示練習渙散或不夠專心,會感覺身體越練越重,也會越練越累。
2.Bandha 能量鎖印:
Bandha是”鎖住”或”封住”的意思,能指引並控制生命能量在身體內部的流動。Bandha鎖印是要把prana生命能聚集在身體的某 些部份內,形成某種類型的壓力或力量,以提升體位法、呼吸法的練習功效。
在練習過程中運用根部鎖印moolabandha--〈moola是指”根部”〉及臍鎖uddiyanabandha --〈uddiyana 是”向上飛起”〉,這兩 個鎖印的現代術語就是運用內核心。
根部鎖印:指骨盆腔底層肌肉的收縮,以引導能量到脊椎末端的海底輪,並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穩定。
臍鎖:收縮下腹部的腹橫肌,以啟動多裂肌穩定下背部,讓下半身更加輕盈,以克服重力產生「向上飛躍」的力量,最重要的還能拉長脊柱以保護下背。
3.Asana 體位法
體位法的練習有特定的順序,共分為六系列,包含初級、中級及高級三個階段,其中高級又分為A、B、C、D四級。每個系列在最前的暖身與站姿和最後結束階段的體位法完全相同。而在第一系列中(Primary Series),主要的訴求是“療癒”(theraputic),以「祈禱梵咒」開始,練習者向上師致敬並心存感激,接著以拜日式A和B,各五次來暖身,然後展開一連串的站姿、坐姿、扭轉、後彎以及倒立姿勢,藉脊椎產生各種不同方向的動作,來徹底活動身體每一個部位,最後也會以「吉祥祈禱梵咒」來結束練習。每個體位法均以ujjayi呼吸來帶動,並有明確的串聯動作,來連結下一個體位法,產生優美的流動和充滿活力展現;對初學者~會以Mysore的方式個別指導~~從拜日式開始,按照正確的呼吸方式來配合動作練習,跟著自己的節奏,按部就班,循序漸進的練習,然後再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條件,給予後續適合的動作,讓整體的練習更安全,更有效果!因此不論初學者或進階者,均可找到適合個人身體及心靈所需求的練習。
4.Vinyasa 動作串連:
在ashtanga yoga中的vinyasa原是梵文,‘vi’意思是”以一個特定的方法”,‘nyasa’ 意思是”到一個地方”。"vinyasa"是以一個特定的方法到一個地方,或以特定的步驟達到一個目的。主要意義有三個:
(1).是指「呼吸跟動作間的連結和順序」,每個動作都是由呼吸來帶動,所以要讓身體配合呼吸的時間來動作。
(2).是「體位法之間的串聯動作」,在每一個動作結束時,都要做一次vinyasa ,讓身體反向伸展,再準備下一個動作的練習。
(3).是所有的體位法必須按部就班,當練習者能完成基本的體位法後,再進行下一個體位法,前一個動作是為了下一個動作做準備。
5.Drishti 專注:
目光專注是指眼睛注視或集中在某一點上。Dristi可幫助注意力往內集中,不受外在的干擾。有九個專注點:1.鼻尖 2.眉心〈兩眉之間,第三眼〉3.肚臍 4.手大拇指 5.手6.腳大姆趾 7.右眺 8.左眺 9.仰望天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