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htanga特別的地方,是在每個體位法(asana)中間的串聯動作---
往後跳(jump back)、四柱式(Chaturanga)、上下犬(Urdhva & Adho
Mukha Svanasana)、往前跳(jump through)。
這個過程,往往是初學者感到最特別、最累的地方,但這也是ashtanga的喜好者所追求的目標,而對於能駕輕就熟的Yogi 或Yogin 來說,這也許是一種享受,享受著能駕馭身體的感覺!
若你〈妳〉能完成第一級,我們來看看整個過程串聯動作做了多少回---
拜日式A(Surya Namaskara A) --- 5次 --- 共5回
拜日式B(Surya Namaskara B) --- 5次 --- 共15回
第一級系列(Yoga Chikitsa)--- 35 回
完成式、closing chanting至Shavasana---5回
共有60回的串聯動作,也就是說jump back 、Chaturanga、Urdhva &
Adho Mukha Svanasana 、jump through60次,哇!很嚇人的!
如果每次都以肩膀手肘或手腕的力量硬撐,可是要撐300次,看到這
數字,會不會覺得自己很厲害,或ashtanga太可怕了吧!
剛接觸ashtanga不久,如只做到船式(Navasana),一趟練習下來,以手支撐
身體的動作大約有170 次,也很可怕,難怪許多人(自己也曾經是)會有手臂不
舒服的現象,尤其是女生,手臂的力量原本就不如男生,不要硬撐,透過練習
讓Bandda的力量(即核心肌群、腹部的力量)、手臂的力量越來越強,再加上
Ujjayi呼吸的配合---吸氣時身體的伸展、膨脹和飛躍的感覺;吐氣時身體收
縮、用力,是身體的煞車系統,有更穏定的感覺,身體自然就會輕一點。手
臂的不適或許是身體那個部位有點狀況、舊傷、或是用力過度,總之是個警
訊,提醒自己要去注意它,都是個過程、去調適它--減少用力的次數或休息。
如何減少手臂的用力,以下是自己給初學者,或手不舒服却又捨不得稍做休
息或不能休息的人一點建議:
1、jump back (through)不跳而用走的代替;即使只是用走的,還是可以用
到腹部的力量,身體會輕一些,手的力量相對的也會少一點。
2、到平板式之後再到Chaturanga,無法撐就直趴地板,若直接 jump back到
Chaturanga對手更是一大傷害,除非手很有力量。
3、剛開始練習且腳後側筋比較緊的人,建議在下犬式 Adho Mukha
Svanasana時,可先將膝蓋彎曲,讓手背部伸展,才不會將力量放在手腕
手肘特別是肩膀,這隻向下看的狗才會很舒服,因為這個asana是休息調息
也是還原的動作,不拱背含胸,感覺整個脊椎的伸展,Ujjayi呼吸的順暢。
不得不佩服ashtanga的創辦發明人---Pattabhi Jois---
怎麼會在asana間編出這令後人又愛又怕受傷害的串聯的動作啊!
留言列表